猪瘟实例

[复制链接]
查看118 | 回复0 | 2020-10-21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病因


病原是猪瘟病毒,是一种很厉害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不分猪种、年龄、大小都可感染并有高度传染性。


二、实例


王某有生猪约100斤,生病5天后去诊治,检测体温40.5―41.5℃。表现症状为:高烧不退,精神沉郁,不吃食,不饮水,怕冷,眼结膜潮红,粪便干而臭,而后转为腹泻。口粘膜和眼结膜有小出血点,耳尖、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斑点和紫斑点,用手压不褪色,体表淋巴结肿大,出现神经症状。常继发细菌感染,特别从肺炎和坏死性肠炎为多见。


三、预防管理


1、实行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买猪,以减少疫病从外传入。如从外地购买猪时,须隔离观察15天左右,无异常时,进行预防注射疫苗后再合群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饲养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暖和干燥,增强猪的抵抗力,消毒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草木灰水或漂白粉液。


3、春秋两季及时注射猪瘟疫苗,或三连疫苗。



四、治疗方法


1、“蟾酥卡耳法”


蟾酥又叫籁蛤蟆浆、蛤蟆酥,蟾蜍分泌的一种有毒浆液。用毒液埋在猪耳的卡耳穴处。采蟾酥时用竹片或镊子等挤压耳后腺,将分泌出的毒液收集到竹片上,用药棉捻成2公分长的捻子,把毒液抹在捻子上备用。一次需用大蟾蜍1-2个,中等的3个,小的3-4个左右的毒液。然后在猪耳的卡耳穴处用小尖刀刺开上皮约1公分长的洞,用小尖刀的尖将毒液捻推进去,再用药棉将口堵住按压几下即可;等12小时左右,猪耳有点发热、发肿即表明接种成功,此时应及时取出捻子(如不取出易烂成洞)。蟾酥卡耳12小时左右,待猪耳发热发肿后,再配合中西药针剂治疗,从猪耳肿开始7天内治愈率高,否则7天外猪耳消肿后治愈率偏低,现采集夏秋两季的蟾酥为上等,冬春两季的蟾酥为下等,如果采用冬春两季的蟾酥应加倍加量,否则效果不佳。蟾蜍在冬眠期间毒性降低,而病毒和细菌在冬春季低温干燥条件下,抵抗力特别强。


2、药方


西药针剂:青霉素80万单位9支,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0毫升,安乃近注射液20毫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毫升;


中草药针剂:清热解毒注射液20毫升,柴胡注射液10毫升.
中西药混合,肌肉注射,一天一次,连续5-6天治愈。


3、针灸疗法


使用针疗配合药物治疗也可收到良好疗效,在针疗时可选用圆利针、小宽针等。如有气喘时扎肺俞穴、苏气学,拉稀时可扎交巢穴。
主穴:人中穴、鼻梁穴、蹄叉穴、耳尖穴、尾尖穴,扎后见血。
配穴:涌泉穴、玉堂穴,前八字穴,后八字穴。


备注:蟾酥卡耳法就是采用以毒攻毒之法,因为蟾酥对某些能使猪只感染的病毒和细菌有抑制作用,再配合中西药治疗有良好效果,不等猪耳消肿就可治愈。中西药混合肌肉注射后,猪的病情有好转现象,如有精神、食欲增加,可连续肌肉注射,如果抓住治疗时机,灵活运用中西药针剂配伍技巧,治愈率可超过传染病的死亡率。




上一篇:冬春季易发的四种猪病
下一篇:种猪引进要慎防四误区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