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柴姓来源与去向

[复制链接]
查看66 | 回复0 | 2022-5-30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柴姓来源与去向



推荐答案:
柴(chái)姓
系承姜尚,始祖为高柴,为我国当代第一百九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柴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柴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广韵》。
〔姓源〕其姓源自高姓。据《通志·氏族略》、《万姓统谱》、《姓解》、《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春秋时,孔子有个弟子叫高柴,是齐公子高之后。高孙彳奚以父名为氏,十代孙高柴为仲尼弟子,高柴字子羔,身长不过五尺,相貌奇丑,但品行很好,是孔子的七十二贤人之一,被卫国请去任大夫之职。有一次,卫国废太子蒯月贵潜回卫国,胁迫权臣孔悝与他一起作乱,引起国中大乱。高柴仓惶出逃,逃到城门时,城门已关闭。高柴要城门吏开门,城门吏是个跛子,不想动,就说:“那边有个缺口,你爬过去吧。”高柴说:“君子不做翻墙之事。”城门吏又说:“那边有个洞,你钻过去吧。”高柴说:“君子岂能钻洞?”城门吏说:“那边有个空屋,你进去躲一躲吧。”高柴就躲了进去。叛军追过来,听说这情况后,叹息说:“这才是君子,不要伤害他了。”说完就走了。高柴的孙子举以祖父的名柴为姓。
〔郡望〕柴姓的郡望主要有平阳郡、汝阳县。平阳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设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县,故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堂号〕柴姓的主要堂号有棘蒲堂。棘蒲堂:西汉柴武,诛韩王信有功,高祖封他为棘蒲侯。
〔堂联〕柴姓的堂联主要有:却金还友(柴车);奋勇勤王(柴涓)。娘子军自成一帜(柴绍妻);贤继母义行两金(柴氏)。〔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柴氏35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46例。柴姓的历史名人春秋时鲁国有柴举;汉代有柴武,为棘蒲侯;宋代有柴中行,任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的职务;南北朝时,后周有柴守礼,尧山人,为光禄卿;唐代有霍国公柴绍;五代时有后周皇帝柴荣;明代有开国功臣柴虎;清代有书法家、画家柴本勤。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柴姓78763人,临汾市17089人,洪洞县2519人。
〔供橱〕柴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三号供橱。
〔家谱〕柴姓的家谱主要有:《上海嘉定柴氏家乘一卷》(上海图);《湖北浠水柴氏宗谱四十卷》(湖北浠水关口区小林山村(缺一卷));《柴氏世谱不分卷》(北图)。
〔字辈〕据民国抄本《柴氏族谱》,江苏吴县柴姓一支字辈谱为:“庆丰安富贵,知礼享尊荣,宽良中和德,信守泽祖宏”。
〔迁徙〕洪洞大槐树移民河津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津县;修武柴氏一支始祖讳德临,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西山底,迄今已传25世,80余户,510余口人;修武柴氏一支始祖讳元,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北焦庄,迄今已传18世;郓县柴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县三屯乡柴周庄村;濮阳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柳屯镇柴村;宝坻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广济寺迁居宝坻县大唐庄村;集宁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集宁市白海子村;阳谷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范海镇柴楼村;阳谷柴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石门宋乡柴庄村。




其他答案:
山西大槐树柴姓移民的来源是唐宋之前从河南迁徙而来的。这一支柴姓人的去向是分迁到了河南、河北、山东、东北三省和宁夏。



其他答案:
渊源一
据《通志》载:“柴氏,姜姓。 齐文公子高之后。高氏傒,以王父字为氏。十世孙 高柴, 仲尼弟子。柴孙举,又以王父字为柴氏。汉有棘蒲侯 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周太子无子,以守礼子荣为嗣,是为 周世宗。”《姓考》载:“齐大夫 高张食采于柴,因氏。”又《千家姓》载:“ 平阳郡。”焦作柴氏为明初 平阳郡洪洞柴家垣(庄)移民。
渊源二
源于 鲜卑族,出自东汉时期鲜卑 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汉初期的鲜卑 吐谷浑部,汉史中亦称阿柴虏、赀虏。
渊源三
源于 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渊源四
源于 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赛密哷氏,亦称塞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白号姓氏,以姓为氏,满语为Saimire Hala,是满族最古老姓氏之一,为满洲巨族,人口众多,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齐齐哈尔、长白山区和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柴氏、赛氏等。
满族柴氏正确读音作chái(ㄔㄞˊ)。
迁徙分布
柴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多此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柴姓的百分之十三,另外, 山西亦多此姓,两省柴姓约占全国汉族柴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如今柴姓人口一百三十五万多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柴姓改姓殷
柴天寿也是为避祸改姓殷 , 因柴氏兄弟柴天寿在朝中闯祸,明相刘伯温举保柴氏三兄弟带兵到贵州安顺驻守边关,实行当时中央屯田驻兵政策,战斗胜利后,为避祸朝廷迫害,柴天福改姓林,柴天寿改姓殷。二弟柴天德是皇上亲信不改姓。拟四十辈字辈,子孙后代互相认,这是贵州平阳郡柴姓家谱有记载的。
柴姓改姓崔
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树移民,柴氏三弟兄来到周口,为驻一个村庄,老大姓柴,老二姓姑家姓崔,老三姓舅家姓邱,所以有三姓同宗同祖同坟的来历.
柴姓改姓邱
明朝洪武年间,洪洞大槐 树移民,柴氏三弟兄来到了周口,为驻一个村庄,老大姓柴,老二姓姑家姓崔,老三姓舅家姓邱,所以有三姓同宗同祖同坟的来历。
其他民族
明朝时赐元人娄托罗该(柴秉诚)、铁柱(柴克恭)、恭门苏尔噶(柴志诚)、拜特穆尔(柴志敬)、遵维布哈(柴永谦)、克木特穆尔(柴永正)等人均为柴姓;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赛密勒氏,后改为柴姓;今满、彝、回、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堂号
郡望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 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 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 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 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 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 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 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 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 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安阳郡:西汉时期置县,治所在今 河南正阳西南。西晋时期亦为置县,治所在今天的 河南安阳西南西南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改位长川县置郡,治所在安阳(今 河南息西),领安阳、乌水二县。西魏时期改为北秦州,后又改为交州。隋朝开皇三年废黜,但在隋朝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州为纪州,安阳称为长川;隋朝大业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废州,又废乌水入焉州,在今 河南省沁阳县西部一带地区。
堂号
平阳堂:以望立堂。
安阳堂:以望立堂。
寿圣堂:柴氏鼻祖 高柴是孔子的弟子,他是个长寿者,活到一百二十八岁,史称寿圣,后人因立“寿圣堂”。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