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十万年古人类活动遗址——大安洞穴遗址

[复制链接]
查看200 | 回复0 | 2019-12-30 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林通化县大安镇距今十万年古人类活动遗址大安洞穴遗址



 在通化县大安镇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十万年古人类活动遗址大安洞穴遗址,洞内分布大量石钟乳、石幔和石笋,在距离洞口5米处另有一洞,形似天井,与洞外相通,其四周岩壁呈黑色,有明显烟熏的痕迹,经确认这是一处原始人类的居住遗址,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发现人类最早的活动遗迹。



  提及通化县大安镇,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和储量丰富的松花石资源让人熟知,但这里有一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大安洞穴遗址,却少有人知晓。



  日前,一个部分大安洞穴遗址内散落在民间的古生物化石回归通化县英额布镇卫生院院长钟敏将自己收藏10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10多万年的动物骨骼化石无偿捐献给大安镇政府,用于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的消息传来,再一次把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大安镇。



  带着一种探寻和好奇的心理,记者来到大安镇政府,目睹了古生物化石的神奇,并实地踏查了这里充满神秘色彩的洞穴群。



  在镇政府会议室,由钟敏捐赠的古生物骨骼化石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主要为动物骨骼残片和动物牙齿化石,数量大大小小有几百件之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部分骨骼化石中,有几件似乎有人工打磨加工和使用过的痕迹。



  再探洞穴遗址,这里两山对峙,中间是西葫芦小河,东距水洞河不到50米,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洞内迂回曲折、深不可测,分布大量石钟乳、石幔和石笋,在距离洞口5米处另有一洞,形似天井,与洞外相通,其四周岩壁呈黑色,有明显烟熏的痕迹,省市考古专家曾在其地下土层中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经确认这是一处原始人类居住遗址,距今已有10万年,是迄今为止东北地区发现人类最早的活动遗迹。#p#分页标题#e#



  大安镇政府农业站长朱英东担任了这次探寻的讲解员和向导,据朱英介绍,早在《古城沧桑》上便有记载,自古通化有人烟,繁衍生息在大安。到目前为止,通化县大安镇已发现6处石灰岩溶洞,分别位于大安镇水洞村的西葫芦沟门、水洞沟及姜家沟岗顶,其中位于东北角西葫芦沟门道北悬崖上的一处是2002年水洞石灰厂爆破后发现的。



  据当地老年人讲,当年水洞石灰厂采矿爆破后,现场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仅保存完整的就被人捡走了7编织袋,当地百姓听说动物骨骼化石又名龙骨,是宁心安神的中药,纷纷上山捡拾,现都散落在民间。



  直到2007年,《吉林政报》第13期公布了大安洞穴遗址为旧石器时代,保护范围在采石场外延50米。同年5月,通化县大安溶洞群正式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采访过程中,大安镇镇长赵陈彬也不时和记者进行交流,他说,多年来通化县大安镇政府高度重视对这一珍贵遗址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此举不仅能使大安镇这些沉睡数万年的洞穴重新焕发出绚丽的色彩,同时也对研究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人类的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下一步,大安镇将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广泛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动物骨骼化石,并积极向外推介和申请文物保护单位的升级,给后代只留遗产不留遗憾。





上一篇:古代10大恶人:成吉思汗列第一
下一篇:西安现唐-造船大使-墓志 有多个-则天新字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