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埋藏在地下3000年的历史

[复制链接]
查看228 | 回复0 | 2019-12-30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氏族之一,《诗经》有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此神话传说是指,天(上帝)命令玄鸟(一说是凤鸟),由天上飞降人间,生了商的始祖契,居住在广大的商族土地之上,承受福禄无穷。



  《史记?殷本纪》也记载:殷契,母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殷商先民的远祖是以鸟图腾为生育神信仰的氏族。



  殷殷遗址



  



  最晚在夏代建国之初,商族已经活动在黄河流域。据文献记载,商族的始祖契与夏禹为同时代人,都曾在舜时为臣,也曾与禹一起治理过洪水。随后经过14代400多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势力逐渐强盛起来,推翻了夏朝统治,在中原地区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在20世纪以前,殷墟的具体地点及范围无人知晓



  



  在盘庚统治的第十四年,商朝都城由奄(今山东曲阜市)迁至北蒙(今安阳市小屯村一带)。北蒙当时又称殷,所以史学家有时称商朝为商,有时称殷,有时则称殷商。



  商朝在殷建都255年,这座都城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的统治,成为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为周武王所灭,这里逐渐沦为废墟,史称殷墟。



  
 沦为废墟后的殷都,被埋在地下无人问津。在20世纪以前,殷墟的具体地点及范围无人知晓。直到1899年,随着甲骨文的发现,这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都才闻名于世。



  



  1899年,清代国子监祭酒、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用作中药的龙骨上发现契刻符号,由此发现了3000多年前中原人民使用的古文字。



  经过罗振玉的查访,始知契刻文字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西北五里的小屯村。罗振玉还辨认出甲骨刻辞中有商人先公先王的名号,确认这些甲骨是商王室遗物。商王占卜用的甲骨在洹水南的小屯村出土,证明了此地即《史记?项羽本纪》所记项羽与秦章邯军交战时所驻之洹水南之殷墟,亦即《括地志》所记相州安阳本盘庚所都,即北蒙殷墟。

#p#分页标题#e#

  



  王国维据卜辞中受祭帝王有康丁、武乙、文丁,确认帝乙之世仍建都于此。经过深入研究,学者们找到了武丁至帝辛的各王祭祀卜辞,胡厚宣曾指出盘庚、小辛、小乙卜辞的存在,学者们普遍认为《古本竹书纪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之说为可信。盘庚至纣,共经历8代12王。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这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都才闻名于世



  



  殷王室占卜记事用的甲骨的发现导致了殷墟的发现,到目前为止,殷墟仍是中国文明社会初创时期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国都。在殷墟,已陆续发掘出了殷代的宫殿、宗庙、王陵、贵族和平民墓葬、祭祀坑、作坊等遗址及用青铜、玉石、骨蚌等制作的礼器和生产、生活、作战用具等遗物,为研究殷商社会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自殷墟甲骨发现以来,殷墟先后出土了约15万片刻辞甲骨,绝大多数出土时已是残破的碎块。其中约5万片为科学发掘所得,其余则为村民和古董商私自滥掘盗卖而流散。早期蒐集殷墟甲骨的有王懿荣、刘鹗、王襄、孟定生等,尤以罗振玉用力最勤,所获最富。



  殷墟: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发端



  



  自1903年起,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三井源右卫门、林泰辅,德国人维尔茨、卫礼贤等纷纷染指其事,又以加拿大人明义士所获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大陆上私人收藏的殷墟甲骨陆续为各研究部门、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机构征集收藏。流散在外域的,现分藏在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苏联、瑞典、瑞士、法国、新加坡、比利时、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的大力支持下,董作宾与临时工作人员组成考古队,开始对殷墟进行第一次为期18天的试掘,总共出土800余片有字甲骨以及铜器、陶器、骨器等多种文物。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发端。



  1929年春,由李济主持对殷墟的正式发掘。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共进行了15次科学发掘。195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又重新开始发掘工作,至今几未中断。



  
   甲骨文背后隐藏的杀人秘密



  四川一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结果被判为8大分,此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我看来,高考用字是要规范的,如果阅卷老师判之为0分,都不为过,因为考生违反考试要求嘛。实际上,甲骨文还不算真正的文字,在当时也不过与12345一样,仅是一种记事的符号而已。但这种符号背后隐藏的秘密太多太多,许多谜团已无法找到正确答案。#p#分页标题#e#



  这里选发的是我新书稿中的内容



  图:高考后摹写的古甲骨文作文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发现中药店中所售龙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王懿荣是清朝光绪六年进士、翰林,对中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当时王便觉得这些所谓的龙骨非寻常物品,而是殷商故物。



  甲骨文这一名词,因王的发现出现了。



  目前的甲骨文,多系殷墟出土,时间在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当时是商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商代简史,其透露出的历史密码相当重要。活人祭祀,便是甲骨文透露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之一。



  中国古人(其实世界范围内亦然)非常迷信,崇神崇,敬祖敬宗,把人当牲献祭便构筑在这一原始宗教信仰上。商代的占卜也非常发达,巫师的地位很好,是商王的施政参谋。未来几天会不会下雨,有无灾祸,来年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取胜,甚至生育、疾病、做梦等事,都会进行占卜,以了解神灵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图:甲骨卜辞



  



  占卜的结果,往往就是给神灵献祭,其中被商王视为神灵的,除自然神外,最大最主要的祭祀对象还有他们已久逝的先王先妣。



  占卜的频繁和人牲源的广泛,使得大量的人口被祭杀,成为战争灭绝之外的又一种非人道的现象。



  
 对于到底被商王祭杀了多少人?自1930年代起,吴其昌、董作宾、于省吾、陈梦家、裘锡圭、胡厚宣、许进雄、常玉芝、姚孝遂、张秉权、李学勤、黄展岳、黄天树、邦岛男等多众多中外古文字专家、考古专家,曾对甲骨文进行过研读、统计。但由于所掌握和研究的甲骨卜辞片数量的不等、出土时间、批次的不同,至今并没有哪一位专家能给出一个确数,只能称数量惊人!



  中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祭祀风俗,行祭时将人当作敬献给神灵的高级祭品,现场宰杀。其中,以殷时代最为盛行,也最为惨烈。到底商王活人祭杀惊人到什么程度?中外不少专家都曾试图统计出一个数据。






  
#p#分页标题#e#



  中国已故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在1974年便根据其手边所有掌握的甲骨文资料,对被祭杀的人数进行统计。据胡发表在1974年《文物》杂志上《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一文的统计,从商王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公元前1395年-前1123年,注,此划分学术界有争议),在8世12位商王年执政时期,共用人牲13052人。另有1145条卜辞未记所人牲数字,如果以每条1人来算,被杀掉用于祭祀的全部人数,至少在14197名。



  以胡的统计来算,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前后计273年,平均下来每年要有50人成为神灵的牺牲品,被活活祭杀。事实上,被祭杀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可能在数倍到数十倍以上。





上一篇:沙漠深处的神秘古城 西夏黑水城消失之谜?
下一篇:轰动世界的考古发现 绝对吓到你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