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抛秧栽培管理要点

[复制链接]
查看228 | 回复0 | 2019-12-3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点一:抛秧不能过迟


晚稻抛秧栽培育苗与常规栽培相比,秧床面积要小很多,塑料软盘面积一般只有12~15米2。如果抛秧过迟,秧苗营养条件与光照条件恶化,会严重影响秧苗生长,造成秧苗素质明显下降,出现老化拔节现象。采用早巾熟组合的秧龄弹性原本就小,更容易出现超龄老化现象。因此,在育秧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培育适龄健壮的抛栽晚稻秧苗。需要注意的是,培育晚稻秧苗的适宜叶龄和秧龄期,按照不同熟期品种制订适宜的育秧标准。抛秧后实行浅水勤灌,以防高温引起秧苗死亡。


要点二:追肥不能过迟


抛栽晚稻施肥,要求前期促分蘖,因此必须重施基肥和面肥,大田要耙烂整平,花泥水或遮泥水抛秧、立苗、浅水分蘖。晚稻抛栽由于秧苗弹性小,一般采用早中熟组合。为获得高产,必须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若每由-稻田曰标产量为450~500千克,则每亩有效穗需达20万~22万。而早中熟组合感温性强,感光性弱,基本生长期短,必须施足基肥和面肥,才能达到有效分蘖和有效穗数,实现抛栽晚稻高产。在8月高温条件下,秧苗发育加快,幼穗分化早,有效分蘖期短,加上抛秧田基本苗也较移栽田少,为保证足够的有效穗数,在前期一定要早施肥,促发分蘖。一般在抛栽后4~5天,每亩地块追施尿素80~100千克,潜育化严重的秧田可用0.5%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液叶而喷施2~3次,以促进抛栽晚稻前期早发。


要点三:除草不能过迟


抛栽晚稻一般在抛栽后4~5天,即抛秧完全立苗后施药除草。施药时田问保持3~4厘米深的水层,如水层过浅,药剂容易接触根系造成伤根,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左右不排出。除草药剂最好选用抛秧除草剂,比如抛秧草克(33%苯噻酰苄乙可湿性粉剂),于抛栽后4~5灭(即抛秧苗直立扎根、稗草1.5叶龄之前)施入,每亩用35~40克,加入10~20千克细沙土充分拌匀,均匀撒施,对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均有显著效果,且对水稻安全可靠。需要注意的是,禁止使用含有乙草胺和甲磺隆的除草剂,以防产生药害。


要点四:病虫防治不能过迟


抛秧晚稻的病虫防治,在指导思想上要立足一个早字,水稻纹枯病病蔸率达到30010以上时立即防治;稻瘟病应在破口期与齐穗期及早进行防治。稻纵卷叶螟,每百蔸有2~3龄幼虫分蘖期50头、孕穗期30~40头时;二化螟,分蘖期枯鞘率达5010~8%时;稻飞虱,穗期每百蔸有成虫1500~2000只时,都必须选用对U农药进行防治。


稻瘟病,每亩用10%己唑醇乳油毫升,对水30~40千克,于早晨露水未干时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用20010三唑磷乳油75~10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二化螟,用50%杀虫硫磷乳油50~100毫升或25010杀虫双水剂200~250毫升,对水45~60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每亩用吡虫啉10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60千克喷雾防治。


要点五:分蘖抽穗不能过迟


抛秧稻田由于定植不够均匀,秧苗生长前后可能相差20天甚至更长时间。一部分抽穗迟的植株易受后期低温影响而降低结实率,不利于适时收获。因此,在抛栽晚稻抽穗率达到30%左右时,可用赤霉素(920)或谷粒饱催产,使植株抽穗尽可能一致,达到补肥、补激素、防止早衰的目的。方法是:每亩用赤霉素1~1.5克(用白酒溶解)或谷粒饱1包(50克),加尿素、磷酸二氢钾各250克,对水45千克叶面喷施,促使分蘖、抽穗均衡一致。


要点六:及时防止后期倒伏


生产实践中常因抛栽晚稻田管理不善而导致全部倒伏或部分倒伏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抛秧栽培增产潜力的发挥。凶此,抛秧栽培晚稻后期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防止抛秧晚稻田后期干旱或脱水过早,避免茎秆失水变软,不能支撑稻穗,遇到大风大雨引起倒伏。所以,在稻田干旱时必须抗旱,后期不能脱水过早,可通过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


二是做好病虫害防治。抛秧晚稻稻田湿度大,光照条件差,纹枯病发生严重,容易引起烂秆倒伏。当病害呈现上升趋势时,可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对水60~75千克喷雾防治。


抛栽晚稻稻田比较荫蔽,利于稻飞虱的发生,齐穗期至收获前要多在田间巡查,防止稻飞虱抬头,即使在收获前儿天也不能大意,因为稻飞虱大发牛时成灾迅速,稻田成熟前几天危害仍可造成较大损失。防治方法请参见要点四。


在暴风雨多的年份,被水淹过的晚稻都有口J-能发生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每亩可用20%叶枯唑(叶青双)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以控制病害发生。

               





上一篇:枣庄市黑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下一篇:中浙优10号在山垅田中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