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立体匀播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219 | 回复0 | 2019-12-3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分种,三分管,强调了小麦播种技术的重要性,小麦种好了,苗齐苗壮,分蘖充足,根系发达,会为小麦丰收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生产上小麦播种方式主要以条播为主,也有一些麦田采用撒播。条播和撒播存在播种不够均匀、深浅不一致、植株个体间差异较大和不易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等问题。


一、小麦立体匀播概念及特点


小麦立体匀播就是使小麦种子相对均匀合理地分布在土壤中的立体空间内,出苗后无行无垄,均匀分布。立体匀播是基于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




小麦立体匀播的特点是使小麦株距均匀,改常规条播田间分布的一维行距为二维株距,使小麦在合理群体范围内,单株独立占有地下和地上相对均匀的营养空间,均衡占有农田土地资源和自然光热资源,使常规条播麦苗集中的一条线,变为麦苗相对分布均匀的一个面,减少了传统条播造成的行垄之间的裸地面积,相应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同时避免了断垄缺苗,促使麦苗单株充分健壮发育,根多苗壮,从而建立高质量的优势蘖群体结构,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实现根多根壮,根系发达,更好地吸收利用土壤水分和养料,形成相对健壮的植株,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和生长后期抗倒伏能力。把常规条播的边行优势升华为单株优势,使小麦个体发育在群体增加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优势蘖的生长优势,促使穗、粒、重的协调发展,实现增产增收。


立体匀播技术需要相应的播种机械来实现,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中衡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小麦立体匀播机,施肥、旋耕、播种、第1次镇压、覆土、第2次镇压6道工序一次作业完成。


二、立体匀播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小麦立体匀播机由肥料箱、排肥管、施肥系统、带有组合旋刀防缠绕的旋耕器、种子箱、排种孔、匀种板、排种调节器组成的排种匀播系统、镇压滚筒、精细覆土系统、覆土后进行第2次镇压的镇压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该机械自带肥料箱,施肥后可以通过自带的旋耕器立即旋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分布在土壤耕层的立体空间中;在旋耕后的土壤中通过排种板均匀撒种,再通过镇压滚筒进行镇压,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并在踏实的同一土层中(即铺床);然后通过传送系统形成细碎的土瀑布,在种子上面均匀等深精细覆土,覆土后再进行第2次镇压(即盖被),完成全部工序。


三、小麦立体匀播技术优势


1. 缩短农耗、适期播种、利用光热。在北方各麦区,前茬作物收获后小麦接茬时间比较紧张。应用立体匀播技术,在前茬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后,可以直接播种,减少了单独秸秆粉碎、旋耕整地的工序,缩短了小麦播种时间,为小麦适期播种、争取较多的光热资源、培育冬前壮苗创造了条件。


2. 减少散墒、促进出苗、保墒节水。小麦播种时的土壤墒情对小麦出苗至关重要。一般常规条播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施肥、旋耕整地,然后再播种。这些过程会造成一定的土壤失墒,影响小麦出苗。播种与旋耕间隔时间越长,土壤水分蒸发越多,失墒越严重。立体匀播采用机械联合作业,减少了单独施肥、单独旋耕的工序,不仅节省了时间,更保护了土壤墒情,为小麦足墒播种、出苗整齐创造了条件。


3. 精细覆土、等深种植、培育壮苗。立体匀播使小麦种子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同一土层,利用经过旋耕的碎土,由上往下精细覆土(形成土 瀑布),深浅一致,使种、肥、土立体均匀分布,为每一颗种子提供均衡的立体生长环境。


4. 二次镇压、踏实土壤、促进全苗。经过播种后的第1次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涨;再经过覆土后第2次镇压,进一步踏实土壤,不仅能防止漏风,还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早出苗、出全苗。


5. 减少裸地、以苗抑草、减少农药。小麦立体匀播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地表相对均匀覆盖,减少了行间裸地。利用苗草不同步的自然现象,使麦苗优先占满营养空间,相应抑制杂草生长,避免养分、水分浪费,促使麦苗健壮生长,实现以苗抑草的效果,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


6. 均匀分布、避免拥挤、壮秆抗倒。立体匀播使麦苗分布相对均匀,比较均衡地占有农田资源,避免了传统条播时行内植株拥挤现象,促使个体发育健壮,根多蘖足,在相同群体条件下,抗倒伏能力增强。


7. 营养均衡、群体合理、优化结构。立体匀播将传统条播下小麦田间分布的一维行距变为二维株距,将麦苗集中的一条线变为单株匀布的一个面,把一维的麦行营养空间升华为二维的单株营养空间,使小麦个体得以充分发展,进而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8. 省工节本、增产增效、高效生产。小麦立体匀播,实行了多项工序联合作业,减少单独施肥、单独旋耕、单独镇压等工序,减少农耗时间,降低作业成本,实现了省工、省时、节本、增效。


四、小麦立体匀播关键技术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并通过审定的秆强、抗倒、优质、高产的品种。要求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 种子处理。选用经过提纯复壮的种子田生产的种子,并做好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测定。播种前用高效低毒农药拌种或专用种衣剂包衣,防治病虫害。


3. 适期匀播。按不同区域适期播种。播种时合理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 施纯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5~7千克。


4. 化学除草。在小麦3~5 叶前为最佳除草时期,过早,杂草未出齐,晚于5叶,小麦已拔节,机械喷药时会造成麦苗机械损伤,还可能造成药害。


5. 化控防倒。在小麦拔节期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壮丰安、不倒翁、矮壮素等),以降低株高,防止倒伏。


6. 拔节肥水。拔节期灌水、追肥,延长幼穗分化期,增加有效小穗数,促进成穗,实现穗大、粒多、粒重。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15千克。


7. 机械喷防。根据当地实际监测情况,分别重点防治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蚜虫等病虫害。后期一喷三防:小麦生育后期选用适宜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各计各量,现配现用,机械喷洒,防病、防虫、防早衰(干热风)。喷药时要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防止小麦植株药害,注意人身防护,防止人畜中毒,确保安全用药。


8. 适时收获。麦收期间注意躲避烂场雨,防止穗发芽,于籽粒蜡熟末期至完熟期,采用联合收割机及时收获,颗粒归仓,实现丰产丰收。


五、实施效果


1. 提高田间覆盖度。田间测定,在相同条件下,立体匀播小麦苗期田间覆盖度比常规条播增加8%~15%,籽粒灌浆期田间覆盖度提高3%~5%。


2. 促进根系发育。与常规条播相比,立体匀播越冬前根系多1~3 条,分蘖多1~3个,单株生长发育相对均衡、整齐。


3. 增加有效穗数。由于个体分布相对均匀,实现根多苗壮,促进分蘖,增加了田间穗容量。在相同条件下,成熟期一般每667平方米较常规条播可增加4万~6万穗。

               





上一篇:油菜施肥技术要点
下一篇:小麦专用调节剂麦巨金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