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黑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185 | 回复0 | 2019-12-3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适宜,光照充足,适合小麦的生产。近些年,随着枣序市特色小麦产业的发展,黑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7年全市种植面积约1000亩,一般亩产量400~500千克,亩收益1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下面结合当地实际,对黑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对相同生态区的黑小麦种植户有所帮助。


一、精选良种


根据种植需要,选择硒等微量元素、黑小麦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含量高,种子饱满,发芽势强,没有病虫害的优质种子,如山农紫麦1号、黑金1号等。


二、加强种子处理


做好种子包衣工作,以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病虫基数,控制茁期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推迟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害发生时间。对于根部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对于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害混发地块,可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三、精细整地


1.深耕土壤深耕可以掩埋玉米秸秆、有机肥料、杂草和病虫有机体,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牛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蓄水、渗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一般深耕30厘米以卜,以破除犁底层。


2.旋耕深耕虽然具有多种优点,但如果每年深耕,重复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所以,土壤可以2~3年深耕1次,其他年份用旋耕机进行旋耕。


3.耙耢镇压土壤旋耕后,应根据墒情及时耙地、镇压。镇压具有压实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有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小麦次生根生发,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促进麦苗整齐健壮。


四、平衡施肥


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进行氮、磷、钾平衡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一般亩产500千克小麦籽粒需要吸收氮(N)15千克、磷(P20s)5~7.5千克、钾(K20)10~20千克。小麦施肥既要保证全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又要保证其吸肥高峰期对养分大量吸收的需要,一般在整地前每亩施人小麦专用复合肥50千克,后期不再追肥。


五、科学播种


1.适墒精播小麦播种时墒情适宜的耕层在0~20厘米的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应在75%左右,低于70%就会影响根系从种子长山,即使勉强长出,也会随着土壤继续失墒而干缩死亡,非常不利于小麦出苗。在墒情适宜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牛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因此,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也可以播种后浇蒙头水,并及时搂划,助苗出土。


2.适期精播适期播种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能为小麦冬前创造适宜的出茁、生根、分蘖积温。播种偏早容易形成旺苗;播种偏晚冬前积温不足,单株分蘖少、次生根生长少,容易形成弱苗。从播种至越冬开始,0℃以上的积温以600~650℃为宜。枣庄市小麦适宜播期在10月5~15日,其中最佳播期为10月7N12日。


3.适量宽幅精播播种量是协调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播种量可以获得适宜的基本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便于处理好群体和个体的矛盾。用宽幅播种机播种,行距以22~25厘米为宜,深度3~5厘米,播幅6~8厘米,每亩播量12.5千克。


播种量应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品种特性,主要是指分蘖力、分蘖成穗率和适宜亩穗数。二是播种时间早晚,播期较早时,播种量宜少些;播期偏晚时,播种量要适度增加。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基本苗稀,播种量宜少些。


六、适量浇水


黑小麦的苗期、越冬前、返青期、拔节期,是小麦需水的关键时期,每次每亩适宜浇水量在40米3。一般年前、年后各浇1次,确保水分利用率。


七、健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措施


黑小麦常见病害有赤霉病、纹枯病、条锈病、叶锈病等;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等;常见草害包括以播娘蒿、荠菜、米瓦罐、猪殃殃等为主的阔叶类杂草和以雀麦、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


黑小麦病虫草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根据小麦各牛育期常发牛的病虫草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其过程要以节约劳动力和农药投入为重点,根据农药使用性质将病虫防治、杂草防治.防冻增肥、防冻防病等相结合进行科学的综合防治。比如在11月中下旬或3月上旬进行杂草防除,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克或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加水30千克喷雾防治;以抗性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悬浮剂10毫升,加水30千克喷雾防治;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的麦天,每亩用3%甲基二磺隆乳油25~30毫升或6.9%精恶唑禾草灵水乳剂60~70毫升,加水30千克茎叶喷雾防治;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施用。在4月底至5月初,每亩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N1500倍液+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0.2%磷酸二氢钾叶而肥+0.01%芸苔素内酯水剂2500~5000倍液混配,一次喷药即可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防倒伏等目的。


八、做好气象灾害综合应对


1.主要气象灾害类型枣庄市出现的气象灾害有干旱、低温、干热风、暴雨、大风和冰雹,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灾害发生原因一方面,随着气候的变暖,如高温、干旱、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另一方而,耕作管理不到位,比如整地、播种质量差,耕翻浅,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地块末镇压,土壤疏松,水分散失快;管理粗放,部分麦田未浇越冬水;秸秆还田质量差,秸秆粉碎长度不达标等。


3.综合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冈地制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一是对于高温、干旱气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浇水。二是做好玉米、小麦秸秆还出工作,提高还田质量。玉米秸秆切碎长度要小于8厘米;小麦割茬高度要小于10厘米,切碎长度小于8厘米,抛洒均匀;小麦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后,使用拖拉机牵引用破茬机或旋耕机进行小麦破荐还田,破荐机作业深度为3~5厘米,旋耕机作业深度8厘米左右,以促进小麦根、秸秆与土壤均匀混拌,耕层疏松、平整,有利于加速秸秆腐烂分解和下茬作物播种。三是及时预防冻害,做好低温冻害补救。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四是在起身期前后喷施化控药剂。每亩用壮丰安或麦巨金40毫升,对水40千克叶面喷雾,可有效缩短基部第一节问的伸长,控制植株过旺生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黑小麦生育后期倒伏。五是后期不再追施尿素,防止黑小麦贪青晚熟。


九、适期机械收获


5月底至6月初,在蜡熟末期采用机械化作业收获黑小麦,并将其秸秆粉碎还田。

               





上一篇:地膜覆盖玉米种植技术浅析
下一篇:晚稻抛秧栽培管理要点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