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救灾,中国政府和缅甸政府态度天壤之别

[复制链接]
查看150 | 回复0 | 2020-5-13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BBC 于May 14, 2008 21:08:54 
  
  中国四川大地震继缅甸风灾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出现,两国政府的应对态度同能力有极大差异。
  两次巨大的天灾,破坏了大片地区。
  两个亚洲国家伤亡枕籍,数以十万计的灾民顿失家园。
  两个政府,一个是军事政权,一个是共产政权,两者传统上都对外部势力介入本国事务甚为猜疑。
  但是这两次天灾,两国政府的处理手法却大相径庭。
  
  强烈对比
  
  缅甸在5月3日受暴风侵袭,缅甸政府拒绝让外国人进入本国救灾,本身的反应迟缓,又不愿意考虑灵活处理。 从一开始,缅甸军政府只容许极少数援助专家入境来评估风灾的破坏程度,及制定援助灾民的供应线。 记者,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受到欢迎,以便让全世界知道灾情。但是现在他们却要偷偷地潜入缅甸。 远至美国都即时提出空投物资及海军支援,但是都遭受冷待。即使后来勉强接受外来物资,缅甸政府发言人还是坚持只欢迎援助物资,不欢迎援助人员,缅甸军队可以自行处理。 不过,灾情的重大程度显然并非缅甸凭自己力量可以妥善解决的。在某些地区,幸运的灾民似乎得到政府分发的帐幕。 但是,在其他地区,被洪水淹没的稻田浮尸处处;在仰光机场卸下的救援物资需要士兵徒手运送,这些影像显示这个不开放的政权缺乏装备来应付这场巨灾。显然,人命不是首要考虑。缅甸宪法公投如期在上星期六举行,除了受淹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区。对缅甸军头来说,抓紧政权显然比满足部分国民迫切的需要来得重要。
  
  相对于此,本星期面对大地震的中国共产政府的反应给人一个迅速、灵活及异常开放的印象。
  
  中国反应迅速
  
  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中国总理温家宝已经飞往受灾地区,中国国营电视台对灾情作出从未有过的快速反应,推出地震灾情特辑。倒塌楼宇及被困生还者的照片迅即发遍全世界。一些外国记者可以抵达该地区发出目击报道。相对于缅甸死硬要举行公民投票,中国迅速决定降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规模,并且传递前默哀,悼念死难者。在接受外来援助方面,中国政府欢迎援助物资。即使中国政府像缅甸政府一样,不接受外国援助人员,但是却能迅速调集本身大量资源,进行令人印象深刻的拯救行动。数以万计的中国警察和士兵乘坐卡车、飞机,使用降伞甚至徒步赶往灾区。他们的救灾行动是否收效,在事发后几天,最多几个星期就可以看到。
  
  不同动机
  
  究竟外国记者同救援人员是否可以继续获准接近灾区还是个问题。中国外交部已经警告说,外国记者将不准进入地震区,原因是为了他们的安全。但是至少,中国政府明确地希望向本国人民,以至向国外显示,中国能够应付,并且关心本国国民的福祉。平心而论,虽然两场大灾难的强烈程度颇堪对比,但是暴风及洪水造成救灾的困难,同人口密集地区的重大地震造成的灾难难以划上等号。即使可以划上等号,但是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及基础建设的稳健,对比缅甸,自然是更能挑起救援的重担。但是令人更为惊讶的事,中国这个星期的反应同过去反应迟缓,试图隐藏敏感的政治讯息的灾后反应截然不同。 本年初,中国爆发严重雪灾,中国政府迅速及妥善处理,调派成千上万军人,以纾解危机为第一要务。无论这是因为是奥运年的原故,还是因为中国越来越富裕的城市中等收入人士对政府的要求增加,今日的中国看来已经对于向人民负责这个观念有越来越深的体会。

》》》玉璞集匿名用户:
中国人团结的力量会让世界感到震惊的
  比地震的威力还要大!

》》》玉璞集匿名用户:
应该说这次我们的政府反应确实很快,广大群众的抗灾热情也很高涨!

》》》玉璞集匿名用户:
这就是中国人民和政府的力量
在这里祝福灾区的人民

》》》玉璞集匿名用户:
团结就是力量!中国人民一定要振奋!政府要为民而战




上一篇:【转贴】该团结的时候,请不要蛊惑人心
下一篇:中国政府同意日本派遣救援人员前往四川灾区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