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警告莫轻易寻找外星生命 恐遭受报复

[复制链接]
查看204 | 回复0 | 2019-12-19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家认为外星人或许并不是我们此前想象的那种庞然大物,它们也很有可能并不具备什么高等文明,而是极其类似地球上的微生物这种相对初级的生命体。通过对地球生命的研究,以及对银河系内其他一些宜居星球的观察,科学家们发现,具有智慧的外星人可能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而无法联系,但一些低级的外星生物被认为是非常有可能存在于我们附近,并有望被人类所发现。






  目前太阳系中就有这样的天体存在,比如木卫二、火星等。科学家通过研究推测,外星生命可能与地球生命存在较大的相似性,比如可以在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地球上许多本不应该存在生命的环境中却发现了微生物,比如位于海底的热液喷口等。



  科学家认为海底热液喷口的环境与外星环境类似,比如温度、压力还有酸碱度,如果地球上这些地方能够支持生命,那没有理由完全否定在地外天体的恶劣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生命。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约翰认为,地球上极端环境的微生物已经将生物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科学家认为其他星球上也有太阳光照,只不过强度会有所降低,但对于那些位于可居带的行星而言,这里的轨道环境是非常适宜生命存在的,即便是那些寒冷的天体也可能存在生命,因为能量来源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比如天体潮汐力可使内部某个地层温度处于适宜生命存在的范围内。






  韦斯特海默研究所的生化学家史蒂芬班纳认为或许外星生物需要一个非常湿润的世界,像我们地球一样充满了液态水资源,或者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就能生存,就像火星现在的地表环境。从生物多样性上看,宇宙中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多样化的,不仅能适合地球这样的水环境,也可以在耐酸、较高温度环境中生存,地球上海底热液喷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正在试图通过人工合成技术研究生命形式,通过基因工程可.创造.出适应极端环境的微生物,这有助于我们研究其他天体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及其形式。



  最近,以撰写《时间简史》而被我们熟知的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一部最新的纪录片中明确地告诉我们:外星生命几乎肯定存在,但是我们最好不要轻易和他们打招呼。      

        






  霍金的理论,让渴望与外星生命进行quot;第三类接触quot;的我们大吃一惊,因为自古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展开丰富想象,和外星人亲密接触。


  霍金说的这番话,出现在美国探索频道专门为霍金制作的一套系列记录片里面,名字叫《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里面根据所讲述的主题分成不同的章节,外星人是其中一个章节。霍金在纪录片里说,宇宙中包含着1000亿个星系,每1个星系里,又拥有上亿颗的恒星。在这么广阔的区域里,地球不可能是生命进化的唯一场所。



  但是,霍金在对外星生命做出乐观估计的同时,却又悲观地预言:与外星物种接触,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场灾难。霍金认为:假如外星人有朝一日来到地球,恐怕和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时的情景差不多。他们会为了掠夺资源而大举入侵,然后扬长而去。霍金说:quot;我们看看自己就能知道,智能生命是怎么发展到无法自给自足,对资源贪婪无度的地步。quot;所以霍金总结说:为了保护自己,轻易不要寻找他们,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和外星人的接触,真的会把地球变成现实世界的《阿凡达》吗?记者采访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听一听科学家的意见。



  记者:按照霍金的想法,主动和我们一无所知的外界联系,可能带来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风险。您认为,这种风险是不是真的存在,而且还很大?






  朱进:我自己觉得,因为外星人存在这件事大家现在都是比较,觉得肯定是存在的,而且它肯定还是会有一些外星人他们的比如科技水平,他们的金花的程度肯定比我们高得多的,对于这些按照我们现在地球人的想法,比如说我们把人分成善良的,邪恶的,这些外星人可能也是有好有坏的,对于比我们稍微高一点的我觉得我们地球才会真正地让他们感兴趣,比如包括资源什么的,如果真正比如科技水平比我们高得多的话,我相信地球上的资源可能没有那么吸引他们,他不会有什么真正人家缺的东西。


人类寻找地外文明 恐遭受外星人报复


 加利福尼亚山景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天文学家一直在探寻星际中的智慧生命,探寻我们的同伴。他们为此架设朝向天空的大型无线电天线,以期捕获来自科技先进的世界的信号。人们称这一探索计划为.地外文明搜寻计划.(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简称SETI)。


  不过,现在有一些研究者建议,我们不能只是侧耳倾听,等待外星人的召唤,而要做更多、更积极的努力,主动传递出自己的信息,鼓励可能存在的外星人做出回应。这是个简单的想法,如同向浩瀚的宇宙扔一只瓶子。不过最近,被称作.主动探寻地外文明.的想法引发了诸多讨论,刮起了一场争议的风暴,甚至蔓延到了学术界。





一些天文学家一直在探寻星际中的智慧生命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向远在万亿英里之外的世界发送信息会骤然成为热点话题?答案很简单,因为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广泛宣示人类的存在可能会对我们的星球造成致命威胁。





泄露人类的存在可能会激起来自太空的侵略行动


  原因在于:尽管尚未有人能给出存在地外生命的确凿证据,但过去两年间,天文学家们了解到,我们的银河系遍布着数以百亿的宜居星球。因此,让人相信只有地球产生了智慧生命就等于坚持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全然是一块奇迹之地。科学家不喜欢这种假设。


  地球以外很可能存在外星人。这种认识引起一些人呼吁发出广播信号,意在引发至少与最近星系的交流。不过,我们对外星人的动机和行为一无所知。因此可以想像,泄露人类的存在可能会激起来自太空的侵略行动。


  向地外发送广播信号就像.在丛林中大声叫喊.,如果你不知道周围存在着什么,那么这样做可能很不明智。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便暗示过这种危险他指出,在地球上,如果较落后社会引起了较先进社会的注意,那对前者来说很少是件好事。      

        


  过去,我们从来没有这种担心。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家设想过用点亮灯盏和大量燃油的方式与设若存在的火星人取得联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问候贺卡栓牢在航天器上,并随航天器离开太阳系、在恒星之间的广阔空间漫游。


  .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则携带镀金铝板和镀金铜质唱片,承载着人类长什么模样和地球位于何方的信息,还包括一个人类文化的小样本。


  上述这些信息的传递速度与火箭相同。不过1974年,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用大型无线电天线发送了一个3分钟的编码图片符号,运行速度已达光速,比之前的信息快2万倍。








  更近期发送的无线电信息有:美国宇航局向北极星传送的一支甲壳虫乐队的歌,向北斗星座一个行星系发送的一段.立体脆.食品广告,以及通过在克里米亚的一部天线向近地恒星发送的一系列无线电信号。





  在大多数人认为外星人不过是好莱坞的噱头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对这些怪怪的选择不以为然。但如果真的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我们难道不应当发送比流行音乐和小吃零食更有助益的信息吗?深思熟虑后发送的信息应当能代表全体人类而不能回避谁可以代表地球这一重要问题。


  所以,最近就.主动探寻地外文明.的好处方面,有讨论会开始向社会科学家寻求意见。诸多担忧中有一条,是否要诚实展现人类丑陋的一面。我们需要告诉地外文明我们有战争和不公正现象吗?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担忧过虑了。能接收到地球无线电信息的社会必定处在比我们先进至少几世纪的发展水平。他们对人类的不良行为产生的愤怒不会比历史学家发现巴比伦人自相残杀更严重。认为只要对他们掩盖我们不光彩的一面,就可以降低他们加害我们的动机,这种想法似乎太天真。如果确有危险存在,我们不太可能通过文过饰非把这种危险消除。


  一种更好的做法,是先认识到离我们最近的地外智慧生命可能至少也隔着几十光年的距离。即使主动SETI的行为引起了一个回应,那也不会是顺畅的聊天。简单的一问一答也要几十年。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以前那种.问候卡.式的信号发送模式,向外星人发送大数据。


  比如,我们可以发送互联网内容。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汇编的大型数据库可以让聪明的外星人破解更多有关人类社会的信息,甚至思考出一些用手头资料能够解答的问题。采用无线电广播发射机传送网络信息需要几个月时间;而用强激光传送这些数据只需几天,很像用光导纤维传输。








  向地外传送信息乃至大量信息,从技术角度来讲是可行的。不过,要不要向地外发送信息还是一个争议极大的问题。谁来做这个决定?我们完全可以让公众参与决策,但这并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即便多数人愿意发送信息,那就能消除潜在危险了吗?      

        


  由于无法测量这种危险,一些批评者提出,考虑到主动寻找地外文明可能造成的威胁,我们宁可慎重,应当禁止向外太空进行大功率传输。事实上,加州一小部分学者已经就此起草了请愿书,呼吁这么做。





  这种做法虽谨慎,却也不是万无一失。技术发达程度足以威胁我们的地外文明必定拥有比我们更大的天线等强大设备,能够接收二战以来人类发送的杂乱的电视信号和无线电信号。我们已经在对着丛林大喊了,只不过音量没有主动发送的信号那么大。但危险生物的耳朵也可能很尖。


  此外,如果禁止高功率设备向天空发射信号,我们显然就阻断了未来技术的发展,研制不出在航空飞行及追踪危险小行星领域性能更加优越的雷达。我们真的要就此束缚后世儿孙的发展吗?


  是否应当开展主动SETI还没有定论。这么做的好处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只是一种假设,但其风险也是假设。但就个人而言,我会犹豫是否让一种只有猜想做基础的疑神疑心理束缚住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行动。宇宙在召唤,我们应该能做得更好,而不是让未来一代人看到星星就陷入无尽的恐惧战栗中。
      





上一篇:地球大气层藏匿外星人 飞行员遭遇UFO
下一篇:英科学家发现距地球仅40公里外星生命证据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