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成鱼巧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164 | 回复0 | 2020-10-2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节水质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旺季。池鱼新陈代谢强,排泄物多,应注意加强水质管理,改善生态环境。首先,要保持较深的池水,以扩大水体载鱼量和减少秋后水温下降带来的影响,延长摄食时间。其次,要勤注新水。一般每月加水三四次,每次加水量为15厘米~25厘米深。第三,要及时泼洒生石灰。每半月进行1次,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公斤~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既消毒灭菌,又增加钙质。


    追施肥料 主养滤食性鱼类的池塘,在秋初气温较高时,追施肥料要量少次多,主施化肥,避免水质恶化,保持既肥又爽的良好水质,秋末水温下降后应施有机肥为主,加速池水变肥转浓,促进生物饵料大量繁殖,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营养储备。秋季施肥要根据气温高低、水质肥瘦及鱼类生长情况合理掌握,一般每15天~20天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水面施尿素3公斤、过磷酸钙6公斤或施腐熟的畜禽粪150公斤~200公斤。保持池水呈油绿色或茶绿色,透明度30厘米左右。


    加强投饵 秋季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大,为让鱼类催膘育肥,需保障营养全面、充足适口的饲料供应。主养草食或底层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新鲜、嫩绿、无污染的青饲料,待其吃完后再投喂配合饲料或其他精料,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青饲料投喂量以鱼2小时内吃完为宜,配合饲料等投喂量为吃食鱼体重的3%~6%。10月份后温度逐渐降低,投饵时应以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为主,一般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


    防止鱼浮头 进入秋季,对养殖密度较高的池塘,因投饵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极易出现缺氧导致鱼浮头,故须加强早晨、傍晚特别是夜间的巡塘。一旦发现鱼吃食突然减少,吃食时间延长,特别是草鱼只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食迹象,说明水中已开始缺氧。如白天在水面可看到浪花,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的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当发现鱼有浮头预兆时,应及时换水,开动增氧机增氧。


    适时捕捞 秋后,有些鱼已达商品规格,若继续喂养,吃食量大,生长缓慢,应及时起捕上市,减少池鱼密度,使未达商品规格的鱼加速生长。


    防治鱼病 秋季是鱼病多发季节,极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因而需加强鱼病的防治工作。可在食场处挂篓,每篓装漂白粉100克、晶体敌百虫150克,连挂5天~7天。同时投喂药饵,每100公斤吃食鱼每天用土霉素1克~2克或大蒜素2克或切碎的韭菜500克拌饵投喂1次,连喂3天~6天。此外,严禁投喂发霉变质饲料,注意及时捞出残饵、污物等,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上一篇:你会选购金鱼品种吗
下一篇:巧改鱼塘 收入翻番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