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明朝多贪官,清朝多清官,为啥 ?[3P]

[复制链接]
查看296 | 回复0 | 2020-11-22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奇怪的一幕,即:谈到明朝清官,翻来覆去就海瑞等少数几人,相反贪官非常多,但谈到清朝清官,却是一说一大堆,比如汤斌、于成龙、孙嘉淦、施世纶、刘墉、曾国藩等,前前后后至少10多个广为流传的。
其实,不仅明朝给人印象贪官众多、清官稀少,而且汉唐宋元都是如此,唯独清朝给人清官多的感觉。那么,为啥清朝的清官如此之多?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和明朝官员俸禄一样,而且明朝物价较低,清朝物价较高(明朝中后期美洲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导致货币贬值),反正清朝官员靠死工资,基本上别想让一家人小康生活。
首先,清朝历史上的某些清官,是不是真清官?
受清宫剧戏说的影响,原本并非清官之人,如今堂而皇之的成了清官,最典型的是刘墉。
刘墉名气非常大,鼎鼎大名的刘罗锅就是他,但刘墉爷爷刘棨是四川布政使,父亲是刘统勋。鲜为人知的是,刘墉当官不用参加科举,而是直接参加殿试,最后成绩还算行,但真正起家是靠主动掀起的文字狱(本已平息,却被刘墉又挑出),从而得到乾隆欣赏。
当然,官三代也有一颗清廉的理想,不能因此否定刘墉清廉,然而刘墉北京居所的驴肉胡同(礼士胡同),简直豪到天了,清朝人也看不下去,留下“(刘墉)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的记载,真正清廉之人,能在北京二环之内置办如此房产?
更为夸张的是,刘墉用的纸张,都布满了金丝。演和珅出名的王刚,在鉴宝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令人捧腹:“这老东西,骗了我这么多年!”
其实,不仅是刘墉,清朝还有一些官员,比如施世纶、李卫、田文镜等人,要么是官后代,要么是捐官出身(花钱买官,岂能不捞回来),即便他们不贪,不会利用手里权力,让家族得利?因此,宣传他们是大清官的人,真不怕天打雷劈!

其次,清朝清官有没有宣传,或者夸大的嫌疑?
翻开中国历史,会看到有趣的一幕,除了清朝皇帝,其他王朝的皇帝,鲜有夸赞官员清廉的。海瑞够清廉吧,万历皇帝夸他是清官了吗?没有,海瑞清廉是真清廉,靠的是身体力行,从而形成天下共识,但清朝的清官,往往需要皇帝盖章确认一下。
康熙称赞于成龙是“天下第一廉吏”,称赞张伯行是“居官清正,天下所知,为天下清官第一”,称赞施琅儿子施世纶(做官起点是泰州知府,一生都是肥缺)是“江南第一清官”,嘉庆称赞朱珪“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所以这些人就此名垂中国清官史。
当然,不是说于成龙、张伯行等人不是清官,而是说康熙给予的名头,是不是太过了?毕竟,于成龙也好,张伯行也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
至于其他王朝的清官,其实也很多,比如汉朝张汤,明末袁可立等人,只是缺少宣传、缺少皇帝金口罢了。

清朝之所以给人印象清官多,未必是真的多,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不负责任的清宫剧,将刘墉、纪晓岚等刻画成清官形象,还有康熙的评价,直接拔高了这些清官的历史地位等。总而言之,每个朝代清官都不少,只是清朝的会宣传,后人会赞美罢了
》》》玉璞集匿名用户:
真是笑话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可是流传至今,且还有后来者前赴后继不怕杀头也要贪。归根结底还是权力助长了贪欲,同时忘记了不忘初心的诺言。
》》》玉璞集匿名用户:
明朝的黑是清朝抹的,清朝的黑是民国抹的。民国时期还需要说清朝贪官这个小问题吗?比贪官严重的问题比比皆是,谁还在乎贪腐这个小问题
》》》玉璞集匿名用户:
完全同意二楼的观点。。。清朝的和珅历历在目,明朝谁能贪那么多。。。
》》》玉璞集匿名用户:
明朝的確較多貪官, 但清朝不見得少了
》》》玉璞集匿名用户:
主要还是清朝的皇帝喜欢树立廉洁的榜样,非要宣传清廉的道德模范。
都是大一统封建王朝,官员什么样儿谁也别蒙谁。
》》》玉璞集匿名用户: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第一,朝代时间近了知道的更多事情一些,宣传也得力,第二明朝确实官员工资过低,促成很多人去贪
》》》玉璞集匿名用户:
没有数据显示清朝的贪官少吧
》》》玉璞集匿名用户:
这说法有问题吧,怎么来的数字?依据是什么?
》》》玉璞集匿名用户:
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我只知道朱元璋杀贪官是真的狠,宁杀错,不放过,导致有些清官被莫名杀死。




上一篇:【科技】外媒:为什么呼吸道到了冬季更容易生病?
下一篇:【人文】文革北京大案:“双桥老流氓”10年强奸380起【悬赏结束】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