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四新引领、四轮驱动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92 | 回复0 | 2022-2-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四新引领、四轮驱动是什么



推荐答案:
2020南京创新周迈入倒计时,“紫东”崛起摁下加速键。为进一步释放高企的创新活力,栖霞区通过“四轮”驱动,全力助推高企培育进入“快车道”。坐落于栖霞高新区的江苏奥斯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斯汀”)内,一块块一体化液晶显示板从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目前我们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家用、医用、广告、工业控制、军用装备、轨道交通等各行各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刚成立时的几百万,增长到如今的超4亿元。”奥斯汀董事长凌涛如是说。作为栖霞区的一家“老牌”高新技术企业,奥斯汀深知“创新”是企业发展之路的最强“引擎”。从2017年的不到200家,到2019年超过500家,栖霞区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像“奥斯汀”一样走上了高企发展之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达16.9%。栖霞区牢牢牵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牛鼻子”,通过“建平台、育主体、强队伍、优环境”四轮驱动,竞速“四新”赛道,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入到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到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引育新方法,努力撬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引擎,开辟助推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新路径。一、建平台,加速集聚科创资源“营业收入从100多万到2000多万,市场份额从10%到40%,我们只用了3年。这离不开我们整个研发团队日夜创新的坚守,也离不开栖霞区对我们的大力扶持。”匠人智慧(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立说(以下简称“匠人智慧”)。因看中栖霞卓越的科创环境,2017年,匠人智慧在栖霞高新区及南京未来科技创业园孵化器的招引下,落户环境优美的栖霞高新区紫东园区。通过区科技局、高新园区、孵化载体的协作服务,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匠人智慧便在2018年进入区级培育库,并在同年成功认定高企,获得各级高企奖励资金近百万元。截止目前,匠人智慧已发展成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园区管理的行业领军企业,由其研发的环保与安全监控预警一体化平台、智慧园区平台等30多项高新技术产品,正守护着江苏省内多家高新园区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了引育更多像“匠人智慧”一样的科技型企业通过高企“加速器”迈向高质量发展,栖霞区全力盘活地区平台资源,为企业发展供给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一是打造载体联盟“强磁场”。栖霞区打造全区孵化引培联盟,以高新区为主阵地、以全区63家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科创载体为主舞台,聚焦优质资源,构建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服务支撑体系,快速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强、成长性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截止目前,南京金港科技创业中心、南京未来科技创业中心等9家区内优秀载体共辅导36家在孵企业成为高企,获得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奖励共计720万元。二是搭建技术转移“联通桥”。栖霞区携手国内技术转移专业运营商科易网打造“霞科行”技术转移市场,建立集评估、发布、查询、撮合、交易、路演、中介、金融于一体的区域技术转移一站式服务综合体,为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人才对接及科技金融等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集中各类科技服务优势资源推动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为企业申报高企打好“提前量”。截止2020年5月初,栖霞区技术合同登记近300项,合同登记额37.61亿元,全市排名第二;全年指标任务完成进度63.75%,全市排名第一。三是赋能研发机构“强心脏”。新型研发机构正以科技奇兵之势为栖霞创新注入活力。截止目前,栖霞区已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7家,累计落户达50家。累计新增孵化和引进企业725家,不断实现从技术“输血”到创新“造血”的功能转变,为栖霞的创新驱动提供强劲动力。二、育主体,激活企业创新动力按照孵化、培育、认定成长路径,栖霞区出台《栖霞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构建“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入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过程孵育链,疏通高企成长的源头活水,进一步完善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孵化、创新支撑、专业服务”的培育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的引育工作体系。一是梯度管理、“一企一档”。以税务部门反馈的有研发经费支出的企业名录为抓手,以全区科技型企业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依托,在做好数据收集、分析和筛选等工作的基础上,对照高企及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条件,构建“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入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过程孵育链,形成梯队培育、动态管理。2019年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86家,同比增幅达133%。2019年通过省库认定企业达203家,通过率为72.24%。2019年区级培育库累计入库企业378家,其中申报高企322家,申报率达85%;成功认定202家,成功率达62.35%。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个案分析,建立“一企一档、一企一策”,实现对培育企业的精准培训辅导与专项重点提升,帮助企业对标找差,切实增强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二是筑巢引凤,做强招引。结合《栖霞区高新技术企业招引奖励办法》及相应实施细则,栖霞区召开多轮高企招引政策宣讲与专场对接会议,鼓励知名服务机构、载体平台及专业经理人加入我区招引团队,推动市场化、社会化方式开展高企招引工作。依托区内多所高校开展推介会,对接南大、南师大、南邮大等校友俱乐部,挖掘高校校友资源,将高企招引与招才引智、产业招商相结合。2019年以来共吸引60余家科技型企业落户栖霞申报高企,并已向省厅上报5家高企的整体迁移申请。三是项目带动,释放活力。以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促进我区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创造、新模式创新为目标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接力涌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孵育体系。2018年以来,栖霞区持续加大企业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区级科技项目申报,全区企业共申报重点研发及技术创新项目196个、企业成果转化项目61个及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25个,最终立项99项,金额共计1450万元。与此同时,制定了包含发放区级创新券、奖励中介机构等在内的高企引育的系列针对性政策,目前已兑现各类区级高企培育奖励资金达2596万元,推动面广量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着力推动企业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发展壮大。三、强队伍,提供管家贴心服务栖霞区坚持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创新优化服务理念,畅通企业高企申报之路,精心打造高企申报代办员、高企培育专家团队、高企培育诊断室“三驾马车”,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之路保驾护航。一是组建高企申报代办员队伍。全区组建了56人的高企申报代办员队伍,建立企业科技专员、科技副总、高校院所科技联络员、技术经理人以及技术转移志愿者等五支科技服务中介队伍,推行专人全流程代办,编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汇编》、《10问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栖霞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填报说明》等指南手册,为辖区内科技企业申报高企提供政策讲解、申报辅导、材料编写、进度跟踪等方面的“一条龙”“管家式”申报代办服务,并建立“首席代办”、“分级代办”、“四查”倒逼问责以及服务质量评价等制度,实现企业服务由“一门受理”向“一腿不跑”的深化,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成功率。二是选聘高企培育专家团队。以原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组主任为核心组建高企专家团队,开展精准辅导和政策培训。2018年以来,面向区内中小科技企业、往年到期未申报或未通过的老高企、今年到期复审的高企及双软非高企等“四类企业”,组织召开高企政策辅导会、认定业务培训会和培育企业入库辅导会100余场,累计指导企业超1000家,开展深入动员和靶向辅导,为500多家企业开出补缺菜单,扫清企业高企申报之路上的“拦路虎”。三是开设高企培育诊断室。为进一步拓展区技术转移市场的服务功能,在区技术转移市场内开设高企培育诊断室,加快打造区域一站式科技服务综合体。高企培育诊断室由高企培育专家每周定期坐诊,找准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薄弱环节,为高企培育开展个性辅导,帮助企业提升创新意识,在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费用归集、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疑难杂症”精准把脉,送上“回春良药”,力争药到病除,已成为我区高企培育的“加油站”。四、优环境,构建创新首位高地南京福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加自动化”),是栖霞区一家深耕洁净空调控制系统领域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1月,面对在中华大地上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福加自动化的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迅速加入科学抗疫的大军,全力保障医院洁净手术室及ICU病房建设的物资供应,从1月29日到2月11日,短短14天的时间内,150余套控制系统顺利下线,并迅速驰援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截止5月中旬,福加自动化共为疫情生产设备达1200套。为表彰福加自动化在防疫期间的突出表现,栖霞区对其防疫期间的研发费用进行奖补,并积极为企业接洽融资资源,拟争取授信额度超千万,为企业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伴随创新名城建设的不断深化,栖霞区也正在构建完善“政府为引导、企业作主体、金融来补充”的多元科技扶持体系,帮助更多像福加自动化一样,有理想、有技术、有担当的科技型企业,在栖霞这片创业氛围浓、政策落实好、服务体系全的创新“森林”中,枝繁叶茂,茁壮成长。一是打造“产业链”。积极依靠仙林大学城创新圈、国家级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圈、栖霞行政区孵化圈三圈融合的发展优势,实现“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产业化在开发区”的创新路径,依托“2+2+2”主导产业体系,强化产业地标打造,积极培育以维思科汽车、元稀世特自动化、攀峰赛奥能源等企业为代表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礼华生物、华威医药等企业为代表的新医药与新健康产业等新产业,为全区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截止2020年,推动凯米膜科技、翔腾新材料2家高企成为培育独角兽企业,推动元稀世特、中拓科技等11家高企成为瞪羚企业。二是构建“政策链”。通过积极落实省、市高企培育政策,叠加区级高企奖励举措,形成了“创新投入-政策扶持-再投入”的良性循环。2018年以来,栖霞区已下拨各级高企奖励资金达2.65亿元,其中区财政下拨区级培育资金达1.3亿元。与此同时,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有机联动,扎实推进加计扣除等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三策并举,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三是搭建“金融链”。释放科技金融红利,瞄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优化金融供给,搭建融资金桥,制定“霞科贷”科技金融白名单,打造“高企贷”“入库贷”“科小贷”"栖霞快贷"等具有栖霞特点、适应创新链需求专属金融产品,提升“滴灌式”金融精准服务水平,支撑企业实现“小升高”“软升高”“规升高”等跨越式发展。2018年以来,共为超500家企业申请科技贷款50亿元以上。以江苏奥斯汀光电为例,借助“高新技术企业”这块金字招牌,2018、2019年累计获得科技金融扶持金额共计7100万元,为企业增大科研投入、完善设备及团队提供了可靠支撑,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2020年,栖霞区将进一步释放“平台稳、主体勤、队伍强、环境优”的优势,推动科创平台优质高产、推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推动科创企业做精做强,不断完善科创企业森林成长机制,为全区高企培育工作“赋能提速”,推动区级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