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这么随意?这个国家的国号竟然是用土特产命名的

[复制链接]
查看333 | 回复0 | 2019-12-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首“诗”,想必都不陌生,郭德纲的单口相声中经常用到,叫做定场诗。






其实这并不算一首诗。



这是《二十一史弹词 》第四段 (说三分两晋)中的词牌曲:西江月。作者:杨慎。



词中提到的夏商周,大家自然不会陌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号,常听的还有唐宋元明清。



虽然我们对这些国号都耳熟能详,但是这些国号是怎么来的呢?在这些国号背后,又有哪些意义呢?



#p#分页标题#e#



其实国号很早就有记载,《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我国古代,谁得了政权,就谁“得国”,很明显这是一句废话……



执掌政权就“享国”,注意不是“享年”哦……



失掉王朝自然就叫“失国”。






国家的名称或名号。是为表示新朝的“圣明”,每个开国之君都要定国号以彰其“明德”。不过有一些国号的确立,又有些太过浮皮潦草,简单到让人瞠目。



第一种,以所封爵的名称确立国号



这种确定国号的形式来自其创建人的爵位名称,而爵位往往又与某一地名相一致。#p#分页标题#e#



如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后,便以“汉”为国号。






隋国的国号,也是因为杨坚称帝前曾承袭了其父杨忠随国公的爵位。



类似的朝代还有晋、刘宋、梁、高齐、北周、唐及后梁等国。



第二种,以其发源地或是特产名确定国号



夏、商、周、秦、孙吴、后晋和宋等朝代均以其发迹地为国号。



《史记 殷本纪》中:“殷契……封于商”。就是这个意思。




#p#分页标题#e#



周的国号,也是来自其始祖活动过的周原。《史记?周本纪》的《正义》说:“太王(古公亶父)所居周原,因号日周。”



《史记?秦本纪》:“孝王日:‘朕分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什么意思,就是秦朝的先祖住在秦地呗。






看了我们上面这几位开国皇帝,对于家乡的感情还是蛮深的。






以特产为国号的朝代多见于少数民族政权,如契丹人所建的辽国。



“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镔铁之意,辽太祖的发迹地盛产镔铁,故该国第六代皇帝辽圣宗在位时,改国号为辽。



看来辽太祖的思路思维非常跳跃,不过橙子君也查了一下,虽然不知真伪,不过貌似辽国还有其他的特产。#p#分页标题#e#






好吧,如果真是这样,那辽国的国号应该叫什么呢?



再来看我们的金太祖,金太祖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坏,”为显示其国比辽更坚强,便以金为国号。



跟我比硬,还是省省吧你,话说如果金太祖痴迷武术的话,那“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金国会不会就取名为“快”国了?






第三种,根据谶语或文意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某种口号确定国号



元世祖忽必烈迁都北京,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蒙古国号为元,不久灭掉南宋统一了全国。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是依据元末社会上流传的“明王出世”这一口号,和他任起义军副元帅时制作的黄旗上所书“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两句话,确定其国号为明的。#p#分页标题#e#






第四种,以其他原因确定国号



因尊崇某前朝国家而沿用其国号: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周朝,其建立者大都尊崇周礼、欲效仿周制或因周朝延续长久,故而寄予厚望。如武则天改唐为周均属此类。






不过由于他们的疯狂崇拜,给我们后世的史学家带来了麻烦,这么多的“周”应该怎么区分呢?






所以,凡在国号前加的前、后、南、北、东、西以及姓氏等,一般都是后世史家为了区别相同国号而追称的。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单的一个国号就有这么多的讲究和由来,其实比起国号来说,每个皇帝的年号更为复杂#p#分页标题#e#








上一篇:崇祯没钱打仗逼得要死,李自成却抄出几千万两,为什么崇祯得不到这些钱?
下一篇:近代中国也曾有位世界首富,1834年其财产价值就相当于今天五十亿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