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复活,科研团队在象体发现完好的细胞,或将迎来猛犸象宝宝

[复制链接]
查看288 | 回复0 | 2019-12-2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猛犸象复活计划由日本的一个科研团队于2011年1月宣布,其内容主要是借助克隆技术,用猛犸象冷冻细胞作为素材再培育出猛犸象。2012年外媒报道,俄罗斯东部雅库特一个永久冻土猛犸象墓地中发现了一副独特的猛犸象残骸,并在象体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细胞,克隆这种动物的希望因此大增。2017年年底将可能会迎来猛犸象宝宝的诞生。



#p#分页标题#e#



猛犸象复活计划(The mammoth reactivates likely the plan ;Mammoth revivalplan)



猛犸象复活计划 是指日本的一个科研团队于2011年1月7日日前宣布的、年内将启动的猛犸象克隆计划。



其内容主要是借助克隆技术,用距今约1万年前的、仅存的已灭绝的猛犸象冷冻细胞作为素材就像克隆羊、克隆牛那样再培育出猛犸象。



#p#分页标题#e#



据报道,国际上相关研究从1997年就开始了。研究人员曾通过3次西伯利亚冻土挖掘调查,获得了猛犸象的皮肤和肌肉组织。但是这些组织的细胞核多半被冰的晶体所伤,无法利用,有关计划一度遭遇挫折。



2008年,理化研究所若山照彦博士领导的小组,在世界上首次用冷冻保存16年之久的小鼠尸体的细胞培养出了克隆鼠。入谷明的团队以若山照彦的方法为基础,开发出了一项新技术。只要解冻的组织里2%到3%的细胞核未受损,应用新技术就可以把它们完好地提取出来。



另外,这个日本团队有望于2011年夏天从俄罗斯获得品质更好的猛犸象组织。#p#分页标题#e#



向日本全国的动物园请求在母象死亡时提供制作克隆胚胎所必需的卵子的工作已经完成。一旦猛犸象的克隆胚胎培育成功,研究人员将很快给非洲象实施克隆胚胎移植手术。



入谷明表示,从冷冻细胞中提取正常的细胞核的技术已经成熟,猛犸象组织的来源也得到了确保,现实可行的条件终于齐备了。如果一切顺利,6年后就有可能迎来猛犸象宝宝的诞生。



俄罗斯科学家希望至少到2017年能破译猛犸象的全部基因结构。



这些保存完好的遗骸是2013年5月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永久冻土区发现的,已经冰冻了约2.8万年。#p#分页标题#e#



雅库茨克猛犸象博物馆负责人谢苗格里戈里耶夫说:"假如样本完好,那么通过协同研究,我们将能够在一两年内破译出首个猛犸象的核基因组。"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天的技术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工作是'猛犸象复活'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将从两个方面实施。第一是通过搜寻活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然后进行克隆,第二则是根据人工的核基因培养出人造的活细胞。"



这些带有毛发的完好遗骸,是在萨哈共和国的一个北极岛屿上发现的。在遗骸的躯干附近还发现了猛犸象的血液。分析结果显示,这一遗骸属于一只50到60岁之间的雌性猛犸象。

#p#分页标题#e#




此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是研究化石的现代处理方法。专家小组负责人是韩国生物技术研究基金会的黄禹锡教授。



雅库茨克一个新成立的实验室将用先进方法来对提取的样本进行分析。这是俄罗斯目前唯一以分子古生物学为研究方向的实验室。



格里戈里耶夫说:"我们用的是骨髓样本--这是基因分析的最佳材料之一。虽然还不能下定论,但据推测一个猛犸象核基因是由4000万到4500万个核苷酸组成的。假如我们能确定全部的序列,那对这一研究项目以及猛犸象的克隆将是非常大的进展。"#p#分页标题#e#



该研究也将促进人造基因分子的合成。



猛犸象与早期人类共存,是早期人类的捕猎对象。它们是人类研究最多的史前动物,因为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发现了很多这种动物冰冻的遗骸、粪便和骨骼。



猛犸象与现代非洲象的大小差不多,高约3.4米,重约7吨,它长长的毛可帮助其抵御寒冬。



该遗骸是迄今找到的保存最好的样本,科学家认为这是克隆该动物的好机会。最终的计划是将一个经过植入的卵子放入一只活大象体内进行22个月的孕育。#p#分页标题#e#






活细胞发现



2012年8月西伯利亚科学家在俄罗斯东部雅库特一个永久冻土猛犸象墓地中发现了一副独特的猛犸象残骸。并在象体内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细胞,克隆这种长有獠牙的标志性动物的希望因此大增。



考察队的负责人、雅库茨克市东北联邦大学猛犸象博物馆馆长塞米扬吉利古尔耶夫表示:"8月份的发现还包括这头猛犸象柔软的脂肪组织、毛发和骨髓等。"更重要的是,据说该发现包括"活"细胞,这在猛犸象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发现。通常情况下,在冰冻细胞中DNA被毁坏。所以,从雅库特猛犸象体内发现的这些细胞对科学家来说具有巨大用途,科学家要获得一只猛犸象完整的DNA密码才可进行克隆。#p#分页标题#e#



备受争议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已表达使用猛犸象活细胞的愿望。他深度参与了另一个尝试:用2011年在拉普捷夫海发现的"微红金黄色毛发"克隆一个一万年的猛犸象胎儿。

面临的技术难关




#p#分页标题#e#难题一



提取没有发生变质和损伤的DNA。科学家若将猛犸象克隆成功,一定要确保从冰冻的猛犸象遗骸中提取完整的DNA,而且DNA要保持原有的活性。但从早已灭绝的猛犸象遗骸上取得的DNA是支离破碎的。想拼凑完整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细胞核受到损伤,克隆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



从冰冻的组织中提取细胞核是一大难关,因为低温会使DNA链断成碎片,很难使用。科学家以前也做过类似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西伯利亚冻土层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2℃到18℃,按照常理,DNA是无法在其中保持完整的。



不过,2008年,日本理化所发育生物中心的若山照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他从一只冰冻了16年的小鼠身上取出DNA,并成功实现克隆。今天,这项技术自然也在"创生计划"中得到了应用。#p#分页标题#e#



回顾克隆技术发展,计划的参与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入谷明对创生成功充满信心:"不久之前,家禽的克隆成功率还很低,但现在已经达到了30%。"在他看来, 关键技术问题已经解决,要做的,就是从冰冻的猛犸遗体上获得高质量的软组织。入谷明表示,他准备在今年夏天重返西伯利亚,去寻找更多保存完好的猛犸尸 体:"我认为我们的成功机会很大,四五年后就能培养出一头健康的猛犸。"为什么要那么久呢?入谷明介绍说,光让母象受孕就需要2年,其后妊娠期还将延续 600天左右。



难题二



细胞核移植的技术难题。有了完整的细胞核,接下来就是要找到匹配的卵细胞。可以在现代动物中找到和猛犸象血缘关系最近的近亲,比如非洲象。提取雌象的卵细胞,然后把猛犸象的细胞核移植到卵细胞中。只有从活的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然后再将该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才有可能将猛犸象克隆成功。#p#分页标题#e#



难题三



借腹怀胎难以控制排斥反应。新的细胞分裂发育成胚胎后,面临的问题就是为猛犸象找到合适的代孕妈妈。借腹怀胎面临的最大难关是如何让猛犸象胚胎在代孕妈妈子宫内着床、发育直至顺利生下猛犸象。对于移植过来的胚胎,母体势必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猛犸象胚胎可能在还没有形成器官前就被消灭掉。




#p#分页标题#e#



克隆存在的问题



自克隆羊诞生之后,科学家就一直希望能利用这种技术克隆出已经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比如白鳍豚和被称为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但是用克隆技术挽救濒危动物面临着很多难题。



首先,现有的克隆技术往往需要很多该动物的卵细胞,而与之相矛盾的是,越是稀有的动物,其卵细胞也就难以得到。多莉就有3个妈妈:一个提供乳腺细胞,一个提供未受精卵,一个负责将胚胎"抚养"成小羊羔。虽然美国已经在异种克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无法从初期实验的顺利进展中推断是否能最终获得圆满的结果,迄今为止还未成功通过这种方法复制动物。即使复制成功,由于采用的是不同种动物的卵细胞,克隆出的动物是否会与原动物有所不同,也有待于实验结果的进一步证实。#p#分页标题#e#



其次,濒危动物不仅仅数量少,其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殖方面存在的问题,而生殖问题又是克隆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大熊猫数量稀少,对其繁殖过程还存在许多解不开的谜团,例如受精卵在大熊猫子宫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着床,人类还无法通过试验来获得这些数据。再比如白鳍豚,不仅数量比大熊猫还少,而且还是水生生物;而将胚胎植入子宫中的技术难度是陆生动物所不可比拟的。



再者,克隆还会导致濒危物的遗传多样性下降,可能使其走向灭绝。



据1998年8月25日《参考资料》报道:日本所克隆的10头牛已经死亡5只,这说明无性克隆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克隆技术还不太成熟的今天,只能认为克隆技术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指望克隆技术能使濒危动物彻底摆脱困境却是不现实的,从理论上看也是不可能的。濒危动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p#分页标题#e#





上一篇:你家的路由器多久没换了?网卡赖不了别人
下一篇:大型碰撞机证明,宇宙空间高达9维,各维度的入口就在黑洞内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