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职场] 清北毕业生纷纷进体制:年轻人还有多大的社会空间?

[复制链接]
查看115 | 回复0 | 2022-6-15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清北毕业生纷纷进体制:年轻人还有多大的社会空间?



推荐答案:

近期,有一条消息引起了网络上的热议: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清华大学有大约七成签三方就业毕业生进入体制。其中,清华大学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比例分别为15.8%、30.3%、23.8%。 清北学生的就业去向为何受人关注?如《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所言,两所中国顶尖大学毕业生流向,“具有风向标意义。它既是社会变化的稍许滞后的反应,也往往预示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地区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我认同这个判断。有人对两校如此高比例的毕业生进入体制产生忧虑,担心是否会影响创新,使社会资源产生浪费。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当下,如此多的优秀毕业生向往“铁饭碗”,也将给财政带来更大的压力,加剧体制内的内卷化。


其他答案:
“七成清华毕业生进体制”,这其实是媒体惯用的标题党伎俩,但进体制的确实也不少,去年占了清华毕业生的35%。一群顶级名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往往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好的职业发展方向,外面的企业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了,民企的“高级打工人”越来越难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价值,内卷已是必然趋势。


其他答案: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情况来源何处?只知道清北毕业生,既有入职体制内的,也有没入职体制内的凡是比较努力的,发展得都较好!1、我们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为年轻人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常广阔的全面发展平台,只要你有能力又非常努力的干,那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不存在你讲的发展空间小的问题,这不容质疑。2、虽然疫情使们我们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我国发展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仍然是世界上发展得最好国家之一,加之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项社会需求极大,这又为年轻人发展好创造了好的条件。3、清北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多少,与社会年轻人发展空间大小并无多大关系,也难以反映社会发展空间大小。其实一个年轻人是否能发展好,关键在于应从事自己适合的工作且干到极致,在那都能发展很好好。4、从国家权威机构、媒体发布的相关情况或数据看,我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是好的;不管在体制内的年轻人,还是不在体制内的年轻人,只要是在干自己适合干的事,又有能力又努力的干发展都不错。


其他答案:
应该是压力比较大,进体制还相对比较小些,年轻人的奋斗意识也有些跟不上啦


其他答案:
谁都想要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和社会空间没有关系



其他答案:
1.只要有本事,年轻人的社会空间足够大;
2.并不是体制内才有发展前途,360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干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