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 目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以什么为主

[复制链接]
查看71 | 回复0 | 2022-6-1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题:
目前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以什么为主



推荐答案:
要根据安全、应急形势及物资生产、流通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实物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并充分考虑物资的供应时效、需求强度、市场容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实物自储或协议储备等具体储备方式推进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储备物资存储、调度、运输、使用、回收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一体化管理构建物资储备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激励和荣誉激励的方法,通过选择更加优惠的合同定价方式,建立应急及风险补偿机制,运用优先贷款、税收优惠、专项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政府采用授牌挂标、评比表彰、社会宣传等方式,给予参与物资储备的企业、单位全方位激励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作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 (以下简称“物资储备”)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会议指出,要“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完善储备模式,创新储备管理机制”。这是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问题的关键所在。分类分级落实储备责任,就是要健全物资分工储备制度。会议指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就是要明确各级各类责任主体在物资储备体系中角色和任务,并加以落实。夯实政府储备的主体责任。政府储备是物资储备的“主力军”,是战略和应急物资最主要、最直接、最可靠的来源。从层次上看,可分为中央储备和省、市、县等各级地方储备。中央储备主要侧重于储备事关全局和国计民生的资源、能源等战略物资,以及地区普适性强和价值较高的应急物资,用于战争、重大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供应,以及调节全国范围的市场供求;地方储备主要侧重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本地区应急供应,地方政府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建立适应本区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特点的常用救援器材和生产生活物资储备。激发社会储备的潜在能力。政府储备具有高度组织性、可靠性的优势,但也存在流通性差、难轮换更新的问题。若所有战略和应急物资只靠政府储备,不仅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使政府难堪重负,而且也很难避免造成大量浪费。而广泛调动社会力量,通过企业结合市场建立义务储备或商业储备,社会组织依托行业或民间资源负责部分生活和救援物资储备,共担物资储备责任,则可以大大弥补政府单一储备的不足。因此,应合理配置社会储备,使其成为政府储备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家庭储备的关键作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的自救、互救至关重要。因此,推动实现合理的家庭储备是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的关键一环。各地方政府应强化家庭自救、互救意识,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并根据本地区实际,发布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鼓励每个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有效接续政府和社会救援。完善物资储备模式,就是要健全多模式互补的物资储备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物资储备的主要模式是实物储备,而且还是以非市场化实物储备为主;近年来,随着市场生产和流通能力的快速发展,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约定利用市场供应和应急生产,建立了部分应急物资的协议储备。随着市场安全和突发事件处置实践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经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产能储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健全多模式互补的物资储备体系迫在眉睫。首先,要完善实物储备。无论是应对战争或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还是调节关乎国计民生的市场供求,实物储备都是最可靠、最及时的资源,必须不断完善,确保随时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要根据安全、应急形势及物资生产、流通能力的变化,及时调整实物储备的品种、规模、布局,并充分考虑物资的供应时效、需求强度、市场容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实物自储或协议储备等具体储备方式;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储备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轮换和动用等环节的管理。其次,要推进产能储备。着眼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和市场供求失衡的长期性,同时考虑储备的经济性,需持续推进产能储备建设。一方面,基于储备物资的保质期、生产周期,以及国内技术水平和原材料可得性,合理确定需要通过应急生产获得的物资品种、供应强度、需求分布等;另一方面,全面梳理相关物资社会生产能力,统筹社会日常消费和供应商分布情况,确定产能储备的供应商目录,并通过预留生产线、预储关键原材料、补齐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能力短板等措施,建立并强化产能储备。创新储备管理机制,就是要全方位提升物资储备综合治理能力。科学高效的管理是物资储备体系有效运转的核心。物资储备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复杂系统,需要多元主体间的共同治理,实现纵横联动的高效管理格局。构建设施设备规划建设统筹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制订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统筹规划、设计、建设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和关重设备,包括大型仓库、配送中心、专业化机械设备等。构建动态更新机制,建立战略和应急物资品种目录体系和供应商名录,并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国内物资存量、供求状况、在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国际物资的可得性、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化以及主要物资生产国的政治经济稳定性等因素,适时调整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与规模,不断优化供应商库。构建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信息通报、情报会商、行动监控与评估等合作机制,为行动决策提供可靠支撑。推进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储备物资存储、调度、运输、使用、回收等环节的信息共享和一体化管理,助力实现战略和应急物资的动态监控及可持续、高质量供给,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构建物资储备激励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激励和荣誉激励的方法,通过选择更加优惠的合同定价方式,建立应急及风险补偿机制,运用优先贷款、税收优惠、专项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以及政府采用授牌挂标、评比表彰、社会宣传等方式,给予参与物资储备的企业、单位全方位激励。构建监管评估机制,明确平时急时物资储备调度监管和绩效评估的责任主体、指标体系、方法流程等,从物资储备基本能力、管理能力、保障能力,以及安全运行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全过程评估,指导平时储备建设,督战急时保障行动,做到全程监管、奖优罚劣。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采取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和风险规避等措施,从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等各环节,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