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的多少对玉米的影响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244 | 回复0 | 2019-12-3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壤中水分含量对玉米有什么影响?玉米水分的多少对玉米的产量有什么影响?水分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影响?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水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水对玉米产量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玉米生育期间的土壤水分状况直接或间接引起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变化。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仅促进干物质产量的提高,并能促进产量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经济系数及经济产量。水分亏缺或土壤湿度过大则制约玉米相关产量因素的发展,降低产量。经过研究,玉米在生育期间,土壤相对湿度40%~50%时,空秆率达80%以上,穗数和穗粒数大幅度减少,千粒重降低,经济系数小,产量极低;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产量因素明显改善,产量大幅度提高;当土壤相对湿度70%~80%时,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乘积最大,玉米产量最高;当土壤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时,玉米产量降低。




  二、水分对玉米各个生长期的影响


  玉米苗期,玉米的生长中心以根系为主,根系生长对轻度缺水反应不敏感,对水分过多或涝害反应敏感。故苗期轻度控水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加根叶比,对间量有益。


  玉米穗期,营养体生长量很大,生长发育的中心器官,前半期以茎、叶为中心,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是茎,其次是叶。在玉米拔节至孕穗期干旱缺水,株高比正常供水者低21%~30%,单株叶面积减少19%~24%,干物质重降低28%~32%。玉米在孕穗至抽雄期,雌穗对水分反应最敏感,水分不足导致果穗发育受阻,穗长及穗粒数大幅度下降。穗期阶段干旱胁迫,果穗长减少23.1%,穗粒数降低38.8%,产量下降39.3%。




  玉米抽雄至吐丝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水分反应最敏感、要求最迫切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在需水临界期,细胞原生质的黏度和弹性都剧烈下降,忍受和抵抗干旱的能力减弱,此时原生质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代谢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花粒期是玉米子粒建成和增重时期,对水分反应的敏感性虽比前一时期有所降低,但仍需充足的水分才能维持叶片的正常功能期,促进粒重增加,干旱缺水将导致穗料数及粒重降低。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水分对玉米产量及生长的影响,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留言告诉我们。

               





上一篇:玉米为什么倒伏?
下一篇:种植玉米什么时候浇水好?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