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小麦的温度多少适宜?

[复制链接]
查看214 | 回复0 | 2019-12-3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麦适宜在温度多少地方种植?麦子最适宜的温度是多少?冬小麦的最低生长温度是多少?温度对小麦产量有什么影响?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麦全生育期及各生育时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小麦本身的品种特性,如山东省的春小麦一般2月底到3月中旬出苗,6月中旬前后收获,全生育期100~120天;冬小麦一般自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苗,6月上旬至中旬收获,全生育期230~270天。二是受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因子。小麦完成生育期必须满足一定的温度要求,如春小麦必须满足1500~1700℃的积温,冬小麦则必须满足2100~2400℃的积温。




  温度的高低变化是确定小麦播期的关键因素。在土壤水分适宜的情况下,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30℃,最低温度为1~2℃,最高为38~40℃。如山东省小麦适宜的播期为日平均温度16~18℃,若日均温度低于10℃或高于20℃时播种难以形成壮苗。北方的冬小麦,当日均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就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鲁西北平原地区因受冬季冷空气的影响,小麦早在11月中旬就已进入越冬期,而鲁西南等地小麦越冬期要等到12月上旬才开始。




  小麦分蘖对环境温度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当日平均气温在0℃时,一般不产生分蘖,日平均气温3~6℃时分蘖缓慢生长,6~13℃是小麦分蘖稳健生长的温度,分蘖生长最快的温度为13~18℃,但易形成徒长旺苗,18℃以上分蘖的发生受到抑制。山东省冬小麦的分蘖主要集中发生在两个时段,一是10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8℃以下时开始,到11月底或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时为止的冬前分蘖期,正常年份持续35天左右,冬前分蘖期间日均温度6~13℃的天数越多,形成的壮蘖也越多;第二个时期是春季分蘖期,山东省各地一般从3月上旬至4月初,约持续30天。在冬前亩茎数充足情况下,春季分蘖通常为无效分蘖,因此,在栽培上主要是掌握对冬前分蘖期的利用,应采取栽培措施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两极分化,提高冬前大蘖成穗率。




  小麦进入拔节期后,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迅速生长,幼穗也开始进入以小花分化为中心的生殖生长中心,此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管理上既要注意加速小分蘖的消亡,确保大分蘖成穗,又要防止小花退化,争取壮秆、大穗、多粒。小麦拔节期所要求的适宜气温为12~16℃,在此温度范围内,小麦茎秆生长较快,此期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偏低一点,有利培育壮秆,并能延长小花分化的时间,有利增加穗粒数。




  在小麦灌浆阶段,温度对灌浆开始时间、灌浆持续时间及灌浆速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小麦返青之后,必须有足够的积温才能开始灌浆,据多年的统计,自返青至灌浆所需积温大约为1160℃。在春季温度偏高的年份,抽穗和灌浆开始的时间都将提前。小麦粒重=灌浆速度×灌浆时间,因此,既有较长的灌浆时间,又有较快的灌浆速度才能获得较高的粒重。小麦灌浆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灌浆期的适宜温度为20~22℃,上限温度为26~28℃,下限温度为12~14℃,灌浆期内如果适温偏低,则灌浆持续时间长,千粒重高。小麦灌浆速度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但也受温度的影响。当日平均气温16~22.5℃时,随温度升高,灌浆速度加快,几乎呈直线上升,22.5℃时灌浆速度最快,高于22.5℃则随温度升高灌浆速度减慢。温度偏低对延长灌浆时间和提高灌浆速度都有利。灌浆的日最高气温在26~28℃较为适宜,温度过高,器官失水加速,引起早衰,影响灌浆的进行。灌浆期间白天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可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减少消耗,有利于增加粒重。小麦灌浆期,无干热风或干热风较轻的年份,灌浆时间长,千粒重高,易获高产。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温度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留言告诉我们。

               





上一篇:如何选小麦品种?
下一篇:怎样的土壤适宜种植小麦?
【玉璞集 YUPU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