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怎么科学施肥?

[复制链接]
查看198 | 回复0 | 2019-12-30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种植水稻怎样施肥产量高?水稻如何施肥?水稻追肥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水稻施肥用什么肥料好?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水稻施肥方法


  1、氮肥:氮肥由于稻田脱氮和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很大,如果一次施入,常降低肥料利用率。应根据水稻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情况,大体上分基肥、分蘖肥、穗肥和粒肥施用。基肥施用方法常采用表层施肥法、全层施肥法和深层施肥法三种。表层施肥法,即在水耙地后,施于水田地表,由于肥料施于水中,易被水稻根系吸收利用。但由于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脱氮损失多,肥效期短,一般15天,肥料利用率仅为16%~25%。全层施肥法,即在翻耕地后、耙前,将肥料撒于田间,经耙地将肥料混合在1~12厘米耕层中。这种施肥方法,氮肥损失少,肥料利用率高,比表层施肥利用率提高16%~28%,肥效较长。深层施肥法,即肥料翻地前撒于田间,经翻地将肥料施入15厘米左右的土层中。这种施肥方法对水稻生育初期发生作用少,生育中、后期作用较大,肥料利用率可提高50%~60%。一般情况下,全层施肥和表层施肥以80%和20%的比例配合施用为宜。




  2、磷肥: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施用的磷肥不易流失,被水稻吸收利用后剩留下来的磷肥也贮存于土壤中。磷肥施在土壤表面,与高价铁结合成难溶性的化合物;而施于还原层时,与二价铁结合则使磷得到溶解,便于水稻吸收利用。因此,施磷肥多采用一次性基施,全层施肥法施入水稻根系密集的土层中。


  3、钾肥:钾在土壤中移动性虽然比氮肥小,但比磷大,施在土壤表面易流失,所以钾肥宜作为基肥,施入水稻根系密集的耕作层中。但有机质少的沙质土壤,一次性作为基肥施入,下层流失的钾多,因此,以60%作为基肥,40%在水稻拔节前追肥为好。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水稻根系易腐烂,钾的吸收会大大降低,甚至还从根部释放出来,因此,要及时追施钾肥,以确保水稻生长有良好的钾素营养状态。




  二、水稻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水稻施肥量受气候、土壤质地、土壤供肥能力、水稻品种、种植类型、肥料种类、产量水平、施肥方法等诸多因素制约,很难提出一个适宜的施肥数量。这里仅提出亩产500千克、中等以上肥力的水稻田的一般施用量,供参考,具体施用量应根据水稻产区的不同情况灵活确定。


  1、水稻的基肥:水稻的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学肥料。因为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满足水稻各生育期对矿质元素的需要。有机肥一般每亩水稻施1500~2000千克,或饼肥30~40千克。如用化肥作基肥,一般施氮肥总用量的50%~60%,亩施尿素18~24千克;磷肥可一次性作基肥施入,亩施过磷酸钙45~50千克;钾肥也可一次性作基肥施放,亩施硫酸钾25~30千克。


  2、水稻分蘖肥:水稻插秧田返青后即可追施分蘖肥,氮肥施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0%~30%,每亩施尿素7~9千克;如保肥性能差、施钾量不足的稻田,可亩追施硫酸钾10~12千克。为了提高肥效,减少流失,追前要堵好稻田水口,使田间水不流动,施肥后4~5天不排水,并结合中耕除草,使肥料混入土层中。




  3、水稻穗肥:在水稻幼穗形成期施用穗肥效果最显著,即于抽穗前20~25天施入。氮肥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0%~20%,亩施尿素6~7千克。此期若稻田肥沃,水稻长势健壮,可以不追施穗肥。


  4、水稻粒肥:为减缓水稻生育后期叶面积下降,保持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增加抽穗后的干物质,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水稻齐穗期至抽穗后10天内追施粒肥,氮肥追施量总施肥量的15%~20%为好,亩追施尿素5~8千克。水稻粒肥还可结合叶面肥施用,尿素的喷施浓度为2%,过磷酸钙浓度为1%~2%,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为1%左右。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种植水稻的施肥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留言告诉我们。

               





上一篇:怎样给小麦浇水?
下一篇:水稻施肥要注意什么?
【玉璞集 YUPUG.COM】